“在全國媒體首創(chuàng)‘全國農產品應急銷售免費廣告’信息扶貧模式,推出‘情系農民工’系列活動,累計幫助全國366個縣市農民銷售農副產品640多億公斤……”4月26日,,當主持人讀到“畢銘鑫”的名字時,,“第十四屆(2017)中國慈善榜”頒獎大會的現(xiàn)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中國慈善榜”將“慈善明星”稱號授予這位央視農業(yè)頻道的著名主持人,,以表彰他對中國公益及中國農民的貢獻,同時也“向把公益慈善作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的明星致敬”。
畢銘鑫十幾年堅持始終把公益放在第一位,,他說:“公益是人生的一種使命,生活的一種方式,?!闭沁@種理念,“綜藝外化,,公益內核”成為了他做欄目的獨特之處,。
“我不是明星,我是個從山溝溝走出來的農民主持人,。我從未把自己當明星,,但如果可以讓更多人關注公益、關注慈善的話,,那就當一回明星吧,!”站在領獎臺上的畢銘鑫,樸實而坦誠,。他希望能夠以節(jié)目為平臺,,以公益作支點,撬動起更多的資源,,讓更多的人向善而生,。
鄉(xiāng)土本色主持人
1996年,25歲的畢銘鑫研究生畢業(yè),。因為實習期間的良好表現(xiàn),,憑借“采編合一”的綜合能力,,得到了央視經濟、農業(yè)兩個頻道拋來的橄欖枝,。當大家以為他會將紅火的經濟頻道當作理想歸宿時,,畢銘鑫卻出人意料地選擇了開播時間短、各方面條件都不成熟的農業(yè)頻道,。
“說沒有猶豫和權衡過顯然是不可能的,。”畢銘鑫誠懇地說,。但他同時表示,,“大概是我從小在長白山林區(qū)長大的緣故,身邊都是林業(yè)工人和農民,,我自己就愛翻地,、種菜,所以對土地有很深的感情,,做農業(yè)節(jié)目總是比經濟節(jié)目更有感覺,,覺得跟土地很親近?!?/p>
理由簡單而純粹,,奉獻農業(yè)的拳拳之心令人動容。
剛進入農業(yè)頻道時,,畢銘鑫正趕上農業(yè)頻道啟動新項目,,要開創(chuàng)有文化氣息的品牌節(jié)目。就這樣,,他擔綱起了該頻道的第一個文化試點欄目《民間藝術采風》,。
這個兩周一期、每期只有25分鐘的欄目,,畢銘鑫做得有滋有味,。“穿梭于村野山鄉(xiāng),,與民間藝術近距離的接觸讓我找到了前所未有的滿足感與歸屬感,。”他說,。
2001年,,頻道整合各欄目資源,他接手了更具挑戰(zhàn)性的新欄目《鄉(xiāng)村大世界》,。從主持該欄目開始,,畢銘鑫就始終堅持通過這個欄目“讓全國農民樂起來,讓一方水土富起來”,。
作為服務“三農”的節(jié)目,,《鄉(xiāng)村大世界》在宣傳地方資源,,提升區(qū)域形象,促進地方經濟文化建設等方面獲得明顯成效,。
“綜藝外化,,公益內核”的節(jié)目
CCTV-7農業(yè)節(jié)目(中國農業(yè)電影電視中心)每年有3000多分鐘的免費公益廣告播出。全國扶貧縣免費廣告,、全國農產品應急銷售免費廣告,、全國農產品深加工招商項目免費廣告、兒童教育基金,、農民住宅義務設計等信息扶貧系列免費廣告等等,,深受地方政府的歡迎,有極大的社會影響力,。
工作中,,畢銘鑫有意識地把《鄉(xiāng)村大世界》打造成了國內電視欄目中少有的大型公益平臺,他常說“是農村,、農民成就了我,,所以我要為盡量為農村,、為農民兄弟多做點事,,希望能更多的回報他們?!?/p>
作為主持人和制片人的他,,利用這個平臺打造了 “情系農民工”、“我們的新農村”,、“田野上的紅絲帶”,、“健康中國”、“溫暖助學”等一系列大型公益節(jié)目,。
與此同時,,他還大膽地探索媒體服務農村的新形式、新思路,,把公益行動與農村脫貧致富直接掛鉤,,在他的策劃和努力下,通過欄目平臺連續(xù)幾年實施了“全國扶貧開發(fā)重點縣農產品應急銷售免費廣告”和“農產品深加工免費招商廣告”,,幫助全國230多個貧困縣推銷了600多億公斤滯銷農產品,,為無數(shù)的農戶和農產品深加工企業(yè)找到了市場。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以“綜藝+公益”為核心的《鄉(xiāng)村大世界》共走過全國800余個縣市區(qū),,欄目通過自身的影響力,使更多需要被幫助的人得到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
把公益永遠放在第一位
2012年,,以 “孩子,,我們愛你”為主題的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大型慈善表彰晚會在北京舉行,畢銘鑫主持的CCTV-7農業(yè)頻道《鄉(xiāng)村大世界》欄目榮獲主辦方頒發(fā)的“中國兒童慈善獎——愛心奉獻獎”,。
據(jù)兒基會介紹,,一臺電視欄目獲此榮譽在全國媒體中尚屬首次。
“代表大家來領這個獎,,說實話,,比自己領金話筒獎和金鷹獎都高興,因為這是欄目全體同事十幾年堅持奉獻愛心所獲得的一份鼓勵,,把公益永遠放在第一位才是媒體人真正應該追求的,!”領獎后,畢銘鑫在微博中如此寫道,。
此外,,畢銘鑫還先后擔任了衛(wèi)生部“全國億萬農民健康促進行動”、中國紅十字會“農民工援助基金”等公益行動的形象代言人和義務宣傳員,。
2008年,,汶川地震發(fā)生48小時內,他帶隊深入災區(qū)一線采訪,,在震后第四天就帶領《鄉(xiāng)村大世界》制作了五部委“抗震救災——愛心奉獻大行動”大型主題晚會,,募集善款達8500多萬元。
在他的發(fā)起下,,央視主持人崔永元,、朱迅、周濤,、畢福劍,、董卿、阿丘,、鞠萍,、月亮姐姐、王小賽,、朱軍,、王小騫、趙普等與《鄉(xiāng)村大世界》欄目全體工作人員,、部隊官兵,、幼兒園的孩子們一起近100余人共同錄制了抗震救災公益歌曲《我們手挽手》。
2010年,,他策劃,、實施并主持的大型公益節(jié)目《藍天下的希望——關愛農村兒童》播出后社會反響極大,全國數(shù)十家媒體報道,并得到全國婦聯(lián),、兒基金,、農影中心領導的高度贊賞。
同事們都說,,畢銘鑫對工作的熱情和付出是驚人的,。他曾一天之內連續(xù)奔赴五個不同的地方,錄制五場慰問節(jié)目,;他曾在酷暑下一天之內主持四場節(jié)目,,因汗?jié)n影響畫面而更換了10件上衣;他如今一年飛行記錄在100次以上,,近10年來行程共計100多萬公里,。
“幫助別人,完善自己,!”這是畢銘鑫在中國慈善榜的頒獎現(xiàn)場,,反復強調的一句話。
對此,,他是這樣解釋的,。他說:“當我們看到,因為我們的幫助,,盲人歌手史江月站在殘奧會開幕式舞臺上,,和毛阿敏一起演唱的時候,我們特別欣慰,;當我們看到腦癱少年李傳杰,,因為我們的幫助,,成為新農村電視藝術節(jié)形象大使,,因為他的努力,全家人生活有了保障的時候,,我們特別欣慰,;更多的人,通過我們的努力,,得到社會關注,,我們特別欣慰?!?/p>
從1996年到2017年,,從《農村文化巡訪》到《民間藝術采風》,再到《鄉(xiāng)村大世界》,,畢銘鑫主持了20年,,他的公益之路也走了20年。他說,20年不是結束,,而是新的開始,,公益的腳步不會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