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4日-1月7日,,由北京美疆助學基金會(以下簡稱“美疆基金會”)主辦、北京情系遠山公益基金會(以下簡稱“情系遠山基金會”)協(xié)辦的“情系美疆·送教助學”活動在新疆克州地區(qū)舉行,。萬向集團北京代表處總經理魯慰芳愛心加盟、奧運會競走冠軍王麗萍傾情助陣,,來自上海,、北京、烏魯木齊等地的知名教育機構鼎力支持,,近40名熱心公益的有愛之人集聚一堂,,以公益徒步、送教助學,、溫暖家訪等多種形式,,賦予了此次寒冬時節(jié)新疆克州公益之旅的別樣風采和美好記憶。
《公益時報》記者受邀參與此次活動,,真實記錄參加此次愛心之旅的幾位主人公的故事和感悟,。他們年齡不同,職業(yè)不同,、成長經歷也各有差別,,卻同因“公益”而結緣,于2019年新年之初在帕米爾高原攜手同行,,銘刻下平凡歲月中一段不凡的歷程,。
短發(fā),身材適中,,說話的時候喜歡笑,,一笑還有倆淺淺的酒窩??此茰睾腿崛?,做起事來卻從不膩膩歪歪,十分干脆利索,。
她是史兆苓,,美疆基金會秘書長。十多年前剛剛開始做公益的時候,,她還青澀未脫,,如今已是老練成熟的基金會負責人了。
史兆苓(左二)和她的伙伴們
25公里公益徒步的時候,,史兆苓腳下一絆,,臉朝地狠狠地摔了一跤,。當時同行的《公益時報》記者和另一位同伴趕緊將她攙扶起來,問她摔疼了沒有,,她拍拍身上的土,,笑呵呵地回一句“沒事?!?/span>
誰也沒想到,,幾天后在活動即將結束的總結大會上,史兆苓說起第一次來新疆克州探訪時當地孩子們的種種不易,,她竟一度哽咽,,眼淚就在眼眶里打轉,,但她強忍著,,愣是沒讓淚水流下來。
(史兆苓自述)
美疆基金會的成立源于愛,。2004年8月,,剛剛退休的王小梅女士初次來到新疆克州旅游。旅途中她看到很多少數民族女孩因家庭貧困而失學,,這引起了她的極大關注,,并當即與同行的友人一起,共同資助了10名維吾爾族女孩,。2005年9月,,為了給這些女童提供持續(xù)的資助,也為了幫助更多的孩子,,王小梅創(chuàng)立了北京市美疆助學基金會,。
十四年來,美疆基金會秉承“傳遞善心,、播種希望”的宗旨,,在新疆、甘肅,、青海,、西藏、四川,、北京,、福建、江蘇等地陸續(xù)開展了美疆親情對口班,、營養(yǎng)工程,、早餐工程、公益助學行,、美疆助學金,、美疆圖書室,、美疆電教室、溫暖工程,、兒童關愛計劃等一系列助學項目,,累計資助貧困學生73289人次。
相比其他公益機構,,我們的關注點更加聚焦和集中,,隨著國家對南疆地區(qū)扶持力度的不斷加大,教育環(huán)境已經得到極大改善,,但是由于歷史,、文化等原因,當地的師資力量依然很匱乏,,我們也在根據當地的實際需求不斷優(yōu)化調整項目資助方向,,從為孩子們提供物質條件、推動國語教學的早餐工程,、美疆班,,到重視孩子們素質教育的公益助學行,項目一直在優(yōu)化豐富,。同時我們也積極和業(yè)界同仁學習交流,,提升機構的專業(yè)化管理水平。
這次項目的合作初衷就是考慮如何把情系遠山基金會的優(yōu)質互聯(lián)網教育資源引入新疆,,與他們的合作可以說是相談甚歡,,一拍即合。情系遠山基金會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是新東方的掌門人俞敏洪,,而美疆基金會的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劉明康對俞敏洪在教育方面的努力和投入也是贊賞有加,,可以說雙方在教育公益的理念和價值認知方面十分趨同,在這個前提下嘗試這次合作,,毫無障礙,,推進的效率自然也很高。
史兆苓偕送教老師家訪
這次所有參加送教助學活動的老師都是頭一次來新疆,,之前對新疆沒有什么太深的了解,,所以我們就設計了公益徒步、深入學校送教以及家訪等方式讓大家感受孩子們上學的不易和努力,,從而快速融入新疆,,了解新疆鄉(xiāng)村教育的現實狀況,掌握當地教育發(fā)展的實際需求,,根據需求因材施教,,提供合適的教育資源和模式。這次活動我們是以美疆公益的發(fā)源地格達良鄉(xiāng)為切入點,,也是一種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的美好象征,。今年我們是第一次嘗試公益徒步的模式,大家感覺都不錯,,以后肯定還會持續(xù)地開展下去,。
縱觀當下,公益行業(yè)機構之間的項目攜手和融合相對較少,,但我認為公益組織之間的合作共贏必定是未來的一種發(fā)展趨勢和方向,,我覺得公益組織之間并非商業(yè)競爭的那種存在,是可以優(yōu)勢互補,,合力推動,,共謀發(fā)展的。
作為此次活動協(xié)辦單位負責人——情系遠山基金會秘書長時騰飛全程都忙的不亦樂乎,??酥莸貐^(qū)的冬天干燥寒冷,不少隊友都生病不適,。時騰飛卻始終精力旺盛,、“鋼鐵俠”似的充滿活力和斗志。
時騰飛 情系遠山公益基金會秘書長
他永遠是那一身行頭:深色皮夾克,、同色的運動褲,頭上總戴著一頂年代印記頗為強烈的“雷鋒棉帽”,。這還不算,,他還總是將一邊帽扇放下來遮住耳朵,另一邊帽扇就那么斜斜的高翹著,,加上任何時候看到他都是搖搖晃晃,、一副“沒正形”的樣子沖你呲牙笑著,你難免會有些杞人憂天的想:這個秘書長,,靠譜嗎?
但平時嘻嘻哈哈的時騰飛一旦“正經”起來就會讓你刮目相看,。32歲的他聊起公益項目思維超前,視角獨到,。
時騰飛是學化學出身的理科生,,難得他還很有經濟學和管理學方面的稟賦和認知。這讓他在帶團隊做執(zhí)行的過程中,,既能保持理性思考,,也不乏感性細膩。
(時騰飛自述)
這次能夠達成新疆克州送教助學公益之旅,,首先要從我們情系遠山基金會的兩位創(chuàng)始人俞敏洪和張邦鑫說起,。他們兩人都是出生于蘇北農村,經過堅持學習奮斗,,一步一步把事業(yè)做到今天這么大,。他們內心始終有種情懷和愿景,,就是希望更多的鄉(xiāng)村孩子能夠像他們一樣接受到好的教育,有機會走出來,。另一個緣由是,,我和美疆基金會秘書長史兆苓深入交流后,發(fā)現美疆基金會對新疆當地的幫扶做的非常扎實,,時間跨度也夠長,,而且突破了很多實踐中的難點。不須多想,,我覺得現在就是將互聯(lián)網教育資源引入到新疆地區(qū)的最好時機,。
至于將互聯(lián)網教育資源引入新疆的未來發(fā)展如何,我信奉毛澤東說過的一句話“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如果單純的將互聯(lián)網課程視為“一播,、一放”,,那我們認為基本上沒什么太好的效果。要想真正將這種課程的效果發(fā)揮好,,需要當地教師的重視和教育部門的積極配合,,將孩子們在互聯(lián)網課程中學到的知識在課下進行反復的操練,網課老師和當地教師的良好配合才有預期效果,。要將其完全落地,,且對當地整個教育體系產生積極正向的推動和影響,樂觀的估計,,最少也要三到五年,。
在這期間,我們要面對的挑戰(zhàn),、克服的坎也不少,。首先,我們會成立一個“混編團隊”,,成員既包括我們基金會的人員,,也包括美疆團隊成員,以及當地教育局長,、學校校長和相關老師,。這期間要面對的第一個困難就是如何讓這個混編團隊具有共同的認知、工作目標和工作范式,。解決這個問題因地而異,,時間長度也有所不同。第二個困難就是達成既定工作范式之后的運營,。展開運營之后大家會發(fā)現,,工作初期學生的成績會有表象上的上升,,但實際上深層的問題還會在一段時間以后凸顯。問題凸顯后,,如何穩(wěn)定團隊信心,,保持目標不動搖也是挑戰(zhàn)。第三個困難就是前兩個工作步驟完成之后,,如何讓不同的對接群體提升和受益,。讓孩子的學習質量提高,可以張嘴說英語,,可以做對數學題,,可以說好普通話;讓老師找回專業(yè)價值和職業(yè)尊嚴;成就校長的夢想,讓學校發(fā)展的更好,。
讓我們比較意外的是,,當下我國大部分地區(qū)已經實行了“班班通(互聯(lián)網在學校各班級開通)”,這個真的要感謝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沒有政府的理解和扶持,,互聯(lián)網教育就是“天方夜譚”,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政府已經做好了基礎建設,,剩下的就需要有志于在這方面有想法有能力的機構去進一步夯實和提升。目前全國有4.2萬個鄉(xiāng)鎮(zhèn),,1000多個貧困縣,,今年我們預計把互聯(lián)網教育資源推到500個縣。
我們屬于資源資助型基金會,。如果有些社會組織有志于幫扶地方教育,我們首先會給他們提供一個非常完善的資源平臺,,在這個平臺上有兩大類工具,,一是互聯(lián)網工具,二是教育資源,。有些基金會基礎較好,、團隊作戰(zhàn)能力強,給他們工具他們就可以按部就班的往下做了,。還有一類基金會基礎較弱,,目標還不是足夠清晰,工作流程也沒有既定步驟,。這種情況下我們又會起到一種輔助和咨詢的作用,,幫助他們梳理工作脈絡,制定工作計劃,。最終我們的奮斗目標是通過努力和建構,,協(xié)助當地建立新型的教學體系,。在保證內容不變的情況下,調整管理模式,、完善執(zhí)行手段,。
當初我應聘情系遠山基金會秘書長的時候,俞敏洪和張邦鑫都問過我同一個問題:“你為什么要來應聘這個崗位?”我的答案說出來你不要笑,,我說我想應該能用自己的力量去改變這個世界,,讓它變得更好一點。當然,,我一個人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眾人拾柴火焰高,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夠加入進來,,投入愛心和精力,,找到一種精確有效且成本低的道路,可以讓鄉(xiāng)村的孩子們享受到良品教育,。
魯慰芳是萬向集團北京代表處總經理,,也是已故萬向集團原董事局主席魯冠球之女。作為美疆基金會的捐贈企業(yè)對接人,,魯慰芳這十多年來不僅是美疆公益的觀察者和見證者,,也是萬向集團積極踐行社會公益的助力者和推動者。
作為中國知名企業(yè)家的愛女,、國內著名財富家族的一員,,魯慰芳十分低調平和?!豆鏁r報》記者采訪她時,,她有些不好意思地笑著說:“其實沒什么好說的,就是做點應該做的事情,?!?/span>
魯慰芳與記者的話題核心始終圍繞著她的父親魯冠球。雖然父親已經離世一年有余,,但每每說到動情處,,魯慰芳還是會情難自禁地紅了眼圈??吹贸?,她有多么懷念他。
魯冠球給予女兒魯慰芳最大的影響是什么?生前他留下了什么樣的囑托,,讓魯慰芳感念至今?……
(魯慰芳自述)
我能夠走上公益之路就是來自我父親的影響和引領,。其實在我的記憶里,我父親開始創(chuàng)業(yè)的時候,也是上有老下有小,,有一大家子人要養(yǎng)活,,生活負擔并不輕。但我從小時候記事開始就經常聽父親說“要懂得體諒別人的不易,,有能力要多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他跟我們說過,,他小的時候生活困難,、條件艱苦的時候,很多人都幫助過他?,F在他有能力去幫別人了,,就一定要去幫。每次他跟我們說起這些,,都是很樸素簡單的家常話,,沒有什么大道理和說教。80年代初他就捐資十萬元建了一所小學,,直到現在這個小學還在,。所以,“公益”這件事對我們這個家庭來說,,已經和衣食住行融于一體,,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在內心深處已經根深蒂固,。那時候也不知道什么是公益慈善,,現在回想起來,父親所做的那些,,其實就是公益,,就是慈善。
我父親在世的時候就曾經說過一句話——“不管我們的企業(yè)將來如何發(fā)展變化,,公益和慈善這件事未來要一代一代傳承下去,。”我們一定會尊重他生前的想法,,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
我父親生前做企業(yè)很投入很拼命,。當我們都勸他沒有必要還那么累的時候,,他告訴我們:“企業(yè)做到現在這個程度,我已經不單純是為了咱們這一個家庭,,也不是為了錢,。而是為了員工、為了當地的老百姓,,也為了一份社會責任,?!蔽矣X得父親的這種表達當中其實就蘊含著對公益慈善的認知和理解,雖然他從來不曾將這些字眼掛在嘴上,。如果你去問他“你這是在做公益慈善嗎?”,,他反而覺得很奇怪。
魯慰芳詢問孩子們的學習情況
十多年的援疆助學之路,,我覺得一切都可以用“感恩”來概括,。當地孩子們每次見到我,都會以各種形式表達感激之情,,有些孩子的家長精心挑揀了當地的葡萄干,,卷成一個小包托孩子帶給我,一見面他們總是撲上來緊緊地擁抱著我,,每次我都感動的要流淚,。我經常在想,我們付出的無非是一些資金,,但孩子們以無比純真的感恩給予我們更深厚的情感回報,,讓我們覺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因為這種付出不僅會改變一個孩子的一生,,也可能會改變一個家庭,、一個社會,甚至助力于國家和民族的改變和進步,。
2009年萬向集團推出了“四個一萬工程”,,即援助1萬個殘疾學生、1萬個失學學生,、1萬個孤寡老人,、1萬個孤兒,至今已經持續(xù)10年,。我們希望這個項目能最大限度地開發(fā)和利用慈善資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實現永續(xù)發(fā)展,。萬向未來還會發(fā)展更多精準的公益項目,幫助更多人,。
說起現在社會倡導的“企業(yè)家精神”,,我從我父親身上領悟到的這種精神是很深刻的。首先就是踏踏實實做好自己的企業(yè),,你把企業(yè)做好了,,你就對得起國家,對得起社會,對得起老百姓,,對得起自己,。在這個基礎之上,你有多余的資金和精力去做公益做慈善也沒有問題,。不能說你既無能力,,又無資金,就是為了一種社會影響和光環(huán)而去做這些事情,,這絕對不是我們追求的,,我們也并不熱衷于參與現下有些公益慈善的獎項。我們萬向一直以來就是以做好身邊事,、照顧好身邊人為本,,有余力再去兼顧其它。就像這次這個活動,,我們萬向覺得可做,、值得做,那就支持一把,,這次活動我們萬向獨家贊助,,就想盡可能為孩子們多做一些。
2000年悉尼奧運會,,來自中國遼寧的姑娘王麗萍在實力選手眾多的女子20公里競走比賽中,,一舉奪冠,這也是中國在悉尼奧運會上得到的唯一一枚田徑金牌,,她成為中國競走項目的驕傲,,也成為奧運歷史的書寫者。
王麗萍公益徒步中
如今的王麗萍不僅是體育投資人,,也是社會公益的積極引領者,。此次“情系美疆.送教助學”活動,她不僅擔當了25公里公益徒步的領走人,,也輾轉于當地幾所學校做公益演講,,講述自己怎樣克服運動生涯中的困難存挫折,最終走上奧運冠軍領獎臺的故事,。
眼前的王麗萍白皙文靜,,她對公益的認知和品評讓《公益時報》記者有些驚訝——能對當下中國公益的發(fā)展現狀提出頗為不俗的觀點和建議,儼然是位“老公益人”啊,。
王麗萍說25公里公益徒步那天她差點中途放棄,,最終還是堅持到了最后。這段跋涉中發(fā)生了什么?公益對王麗萍來說又意味著什么?
(王麗萍自述)
其實我退役之后一直在參與各類公益活動,,也聽美疆基金會秘書長史兆苓介紹了這些年來他們所做的一些公益項目,對我觸動還是比較大的。
當我得知當地一些家庭貧困的孩子因為得到資助而健康成長,,考上大學,,而且現在有的已經走上工作崗位,開始了新生活,,感動之余也有一些好奇,,就想來實地看一看走一走。我個人理解,,公益幫扶對于這些孩子們意義非凡,,幫助他們讀書是基礎,通過讀書求學來改變他們的人生軌跡才是公益的核心價值,。
這次參加活動并且擔當25公里公益徒步的領走人,,開心之余也覺得責任重大。其實走到大約10公里處的補給站時,,我的腿已經有些不舒服,,踝關節(jié)感覺很難受,那一刻有一些動搖,。當時我就在想,,如果此刻我放棄不走了,跟著我走的這些孩子還會不會繼續(xù)走下去?可能當時我個人的舉動對我自己來說沒什么太大影響,,但對身邊同行的孩子們來說一定會有不小的影響,。他們就會想:“哦,原來奧運冠軍也是可以隨便就中途放棄的,,那我們這些普通人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這種情況下我決定繼續(xù)堅持,,走完全程。
王麗萍和伙伴沖刺終點
當時身邊還有一個孩子也有些體力不支想要放棄,,但在我和其他同伴的鼓勵下,,還是咬牙和我們走完了最后一公里。終點沖線的時候,,我們幾個緊緊簇擁在一起,,那種自豪和開心是無法形容的。
這次來新疆南疆地區(qū)做公益探訪感觸還是很深的,。雖說現在當地的孩子普通話基本都能講,,但和內地的孩子比起來,普通話溝通能力還是弱一些,,性格也都是偏羞澀內向,。我覺得把互聯(lián)網教育資源引入新疆一定是有利于孩子們全面成長的好事。這次活動作為前期的一種探索和嘗試,,具有非凡的意義和價值,。只有更為廣泛的使用和推廣互聯(lián)網教育資源,,它未來所能承載的流量和體量才會無限大。我們這次是幾十個人組成一個團隊來做,,未來要努力使其規(guī)?;拖到y(tǒng)化,互聯(lián)網教育才有可能在這片土地生根發(fā)芽,、開花結果,。
這次結伴同行的都是一群熱情蓬勃、有著強烈的公益心和責任感,,愿意擔當的年輕人,。我想未來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同道中人加入到這個公益群體,幫助更多當地的孩子重新樹立世界觀,、價值觀,,重新定義自己的人生格局。
公益不是掛在嘴邊的東西,,也不一定要做出多么偉大的事情,,它并無大小之分,它就在每個人的內心深處,,有心就難能可貴,。如果你一定要給“公益”戴個什么帽子或者將其概念化,反而狹隘了,。
逢,。
為期四天的“情系美疆.送教助學”活動很快就結束了,未來的公益之路依然漫長,。除了文中記錄的四位主人公,,還有一些特質鮮明、愛心滿溢的同路人值得我們記住他們的名字——62歲的李文華老師帶領大家一齊經典誦讀的場景令人記憶猶新;上海特級教師金榮生老師將原本神秘晦澀的九宮格算法闡釋的生動有趣讓人驚嘆;王京老師在長途車的顛簸中為孩子們認真準備科學課時的背影凝固于時光的輪廓;中國教科院王曉霞教授率直可愛,、童心猶存,,帶著同為教師的女兒一齊為公益助力;來自高思教育、從“雙師課堂”的大屏幕走到孩子們中間的“網紅老師”趙星獨特有趣的授課方式贏得了孩子們的心,,下課后被包圍的水泄不通;志愿者攝影師姚勇不畏嚴寒,,始終如奮勇的戰(zhàn)士,活躍在每一個角落,,抓拍每一張笑臉,,定格每個難忘的瞬間……還有許多沒來得及記住他們名字,但同樣在這段路途播撒愛與溫暖的公益人,,向你們致敬,。
此次“情系美疆.送教助學活動”共涉及喀什、克州兩地6所小學,、3所高中萬余名學生,,期望未來公益的觸角能延伸惠及到這兩地超過20萬名學生,。這群滿懷公益之心、為尋愛而來,、因公益結緣的伙伴們沒有失望,,他們在感受愛、分享愛的旅程中攜手同行,,又在收獲了溫暖豐盈的公益果實后揮手道別。他們默默許下心愿:以愛之名,,期待下次新疆公益之旅再相逢,。
- END -
作者/ 文梅
責任編輯/ 王勇 排版/ 吳麗萍
公益時報原創(chuàng)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