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是世界海洋日,。
過去提到海洋,,人們腦海浮現(xiàn)的多是美和快樂,。
但如今再說到海洋,,卻總是因為一些令人心碎的事情:
5月20日,在意大利西西里的Cefalù 漁村,,一頭粉色的抹香鯨尸體被發(fā)現(xiàn)擱淺,,胃部塞滿了塑料垃圾。
這已經(jīng)是今年來第5頭被沖上意大利海岸的鯨魚尸體。
其中在撒丁島海灘擱淺那頭,,肚子里不僅能翻出22公斤的塑料袋,、塑料杯盤、漁網(wǎng)魚線,,甚至毛巾床單,,還有一個2.45米長的鯨魚胎兒。
或許是因為被嚴重感染,,胎死腹中,。
海豚也不能幸免。
5月17日,,在美國佛羅里達的海灘,,一條雄性海豚擱淺,內(nèi)臟嚴重受損,。
一根長約60厘米的塑料軟管卡在尸體的食道和胃部,,觸目驚心。
盡管這些鯨豚的確切死亡原因還有待研究,,但它們體內(nèi)出現(xiàn)大量塑料已是不爭事實,。
據(jù)統(tǒng)計,每年被倒進海洋的塑料垃圾有800萬噸,。
僅僅是垃圾中的塑料漁網(wǎng),,每年就能殺死30萬只海洋哺乳動物,還有超過40萬只海鳥,。
“數(shù)以萬億噸的塑料正威脅著地球上的生靈,。”
在去年播出的紀錄片《被塑料淹沒》中,,自然生物學家Liz Bonnin說,。
“我們的星球正面臨著歷史上最大的危機之一?!?/span>
躲不開的塑料追殺
死去的鯨豚為什么會吞下這么多塑料,?
很有可能是因為塑料好聞。
研究表明,,塑料上附著的海藻有一種氣味,,吸引了很多海洋物種。
它們看上去也很好吃,。
在一些生物眼中,,塑料微粒就像魚卵,塑料袋就像水母,。
一看見就想吞掉,。
數(shù)據(jù)顯示,,被發(fā)現(xiàn)吞食塑料的海洋動物已超過200種。
近年來,,它們體內(nèi)的塑料越來越多,。
在澳大利亞豪勛爵島調(diào)研海鳥的科學家發(fā)現(xiàn),幾年前,,肉足鹱體內(nèi)塑料的平均數(shù)量是5-6塊,,現(xiàn)在已上升到30-40塊。
最多的時候,,大概是260塊,。
這些肉足鹱居住在開放的海域或海岸線上,它們會吃下任何找到的東西,。
成年肉足鹱還會把食物喂給雛鳥,,只是它們不知道孩子們吞下的竟是塑料。
它們也不知道,,孩子們會因為吃下的塑料太重,,永遠都飛不起來。
一只只雛鳥虛弱到根本無法躲過激浪,,被沖上沙灘,。
解剖雛鳥尸體的海洋生物學家Jennifer Lavers曾有記錄,一具雛鳥尸體中能找出“相當于人體內(nèi)10公斤”的塑料,。
這是兩大桶礦泉水的重量,。
更可怕的是,即便沒有吞下大量的塑料垃圾,,動物們也難逃一死,。
紀錄片中,Liz曾跟隨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IFAW)去營救一只奄奄一息的海豹,。
海豹只有幾個月大,,卻被漁網(wǎng)線纏住,脖子上已有一圈讓人不忍直視的傷口,。
就像套著一條“死亡項鏈”,。
當這只海豹一天天地長大,漁網(wǎng)線就會切入皮膚,,越切越深,。
甚至每當海豹嘗試呼吸、吃東西,,或者游動時,,都有可能遭受到連續(xù)不斷的傷害。
盡管被注射了抗生素和止痛藥,,它還是沒能挺過被急救的那一晚,。
“這些是有智慧、社交性,、有感情的哺乳動物”,,Liz說,“可想而知它有多痛,?!?/span>
對海洋生物致命的還有塑料上攜帶的細菌。
直到前兩年,,科學家才發(fā)現(xiàn)這種細菌會讓珊瑚礁,、蝦和牡蠣患病。
一旦塑料沉沒海底,,纏繞或覆蓋在珊瑚上,,它就會切進珊瑚表層,像一把涂了病菌的尖刀,。
珊瑚礁本是小魚的避難所,,也是眾多海洋生物的覓食處,如果珊瑚生命垂危,,整個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都會受到影響,。
更何況,珊瑚礁的生存已經(jīng)受到全球變暖的威脅,。
如今即使沒有全球變暖,,它們也躲不開塑料的追殺。
止不住的塑料淹沒
其實在最早期的時候,,塑料的名聲沒有現(xiàn)在這么糟,。
由它制成的尼龍降落傘和飛機部件,還在二戰(zhàn)時幫助過同盟國取得勝利,。
它讓路上的每輛車變得更輕,,更省燃料,更少地污染環(huán)境,。
它也讓新鮮食物能夠被包裝起來,,延長了各種食物的保質(zhì)期。
它還救過野生動物的命,。
早在18世紀中期,,像鋼琴鍵、臺球,、梳子這樣的小玩意都由象牙制成,,大象的數(shù)量因此銳減,象牙的價格也越來越貴,。
是塑料的出現(xiàn),,為象牙找到了替代品,。
可是到了20世紀,人們開始用石油制作塑料,,塑料就變得越來越便宜,。
便宜到用完一次,即可拋棄,。
1955年,,美國的《生活》雜志曾慶祝過一場家庭主婦的解放。
他們拍攝一個家庭把所有的塑料餐盤,、餐具,、杯子都扔到空中,仿佛這樣一扔,,所有的臟東西都會消失不見,,所有清洗餐具的煩惱都會轉瞬即逝。
沒有人想過塑料很難被降解的問題,。
64年后的現(xiàn)在,,扔掉的塑料非但沒有憑空消失,新的煩惱也接踵而至,。
在印度尼西亞,,藝塔龍河被稱為“世界上最臟的河流”。
每天大約有20噸垃圾漂浮在河面上,,最終匯入大海,。
一些漁民不敢再捕河里的魚,只能靠撿拾和轉賣垃圾為生,。
當?shù)卣笕藗冏龊米约业睦诸悾?/span>但又不提供任何處理塑料的設施,,人們只好把所有垃圾都扔到河岸。
但政府并不是唯一的責任方,。
Liz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村民們很愛用塑料小包裝、試用裝的生活產(chǎn)品,,比如洗潔精,、洗發(fā)水、牙膏等等,,都在市場上賣得非常便宜,。
“這是一個兩難的困境。一方面,,企業(yè)為收入很少甚至沒收入的村民提供了一種‘付得起的好生活’,;另一方面,河里堆滿了塑料垃圾,。這到底是誰的責任,?”
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也是世界上塑料流進大海最多的國家。
尤其是在線外賣行業(yè)的興起,,讓塑料污染愈演愈烈,。
一些商家為了避免食物漏撒遭到差評,寧肯使用更重的塑料餐盒,,更厚的塑料包裹。
據(jù)《紐約時報》報道,,科學家估計,,2017年,中國的在線外賣業(yè)務產(chǎn)生了160萬噸包裝垃圾,,是兩年前的九倍,。
去年,這個數(shù)字更是增加到約200萬噸,。
幾乎沒有人愿意回收這些外賣餐盒,。
清洗麻煩,重量又不夠,,“廢半天功夫掙幾分錢,,不值的?!痹谵k公大樓里收廢品的人說,。
按照研究人員的說法,大量的外賣垃圾很可能會進入垃圾填埋場,,然后流入海洋,。
“中國外賣行業(yè)的快速增長,正導致這個國家被塑料餐盒,、餐具和袋子淹沒,。”
逃不掉的塑料糾纏
世界上已經(jīng)沒有塑料不存在的凈土,。
在北極圈的海灘,,Liz還能撿到番茄醬的塑料瓶。
在海底最深處,,馬里亞納海溝,,剛完成“最深深海潛水”的美國探險者Victor Vescovo也發(fā)現(xiàn)了塑料袋的存在。
那一刻,,他已下潛約10928米,。
塑料微粒就更不用說了。
科學家估計,,全球海洋中漂浮著超過5萬億塊塑料,。
隨著時間推移,,在太陽紫外線、海浪拍打和鹽分腐蝕的共同作用下,,這些塑料被分解成更小的塑料微粒,。
就像一種“塑料煙霧”,直徑在5毫米以下,,無法用肉眼辨識,。
如果水中含有工農(nóng)業(yè)化學物質(zhì),就會附著在塑料微粒上,,把它們變成“毒藥”,,然后被海洋生物吞掉。
已有諸多研究表明,,塑料微??梢酝ㄟ^水產(chǎn)品等向人類食物鏈傳播。
根據(jù)《每日郵報》的調(diào)查,,空氣中也漂浮著塑料微粒,。
美國非營利機構Ormedia還對14個國家的自來水進行過抽樣調(diào)查,結果顯示,,含有塑料微粒的自來水樣品達到平均83%,。
但塑料微粒本身到底會對健康有什么影響,世衛(wèi)組織負責協(xié)調(diào)飲水和衛(wèi)生問題的Bruce Gordon說,,“這些都還沒有現(xiàn)成的研究給我們答案,。”
可以確定的是,,最小的塑料微粒能進入人體血液,、淋巴系統(tǒng),甚至可能到達肝臟,。
有些塑料碎片還可能會卡在人體的器官中,。
一個個扔掉的塑料經(jīng)過分解、循環(huán),,又回到我們的身體里,。
我們早已無法擺脫塑料的糾纏。
等不及的塑料革命
塑料垃圾讓海洋生態(tài)岌岌可危,,這是全世界共同的責任,。
一些政府和企業(yè)表示會開始處理問題。
有的企業(yè)還向公眾保證,,在2025年前,,他們會讓自家的產(chǎn)品100%可回收、可降解、可重新利用,。
可2025年已經(jīng)太晚了,。
據(jù)估計,到那時,,傾倒進海洋的塑料數(shù)量將會是現(xiàn)在的2倍,。
Liz去拜訪了一些當下正在做出改變的人。
發(fā)明家,、工程師Adam和John,,設計了一款攔截垃圾的特制船Mr. Trash Wheel,能依靠水流轉動水輪,,推動垃圾傳送帶,,持續(xù)收集垃圾。
荷蘭年輕人Boyan Slat研發(fā)了“海洋吸塵器”,,用一條600多米長的黑色U型管收集垃圾。
如果一切順利,,一年將能收集45-68噸垃圾,。
還有David Christian,這位印尼創(chuàng)新公司的創(chuàng)辦人發(fā)明了一種以海藻為原料的包裝制品,,可以隨著食物一起吃掉,,也可以丟棄,讓生物自然地分解,。
國內(nèi)的公益組織也在付出努力,。
“守護海岸線”項目,定期監(jiān)測,、分析海洋垃圾數(shù)據(jù),,為國家和地方制定有效的垃圾治理政策提供了很大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