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市政廳廣場上的“城市花園”一隅
明年,一項旨在獎勵關注環(huán)境保護青年人的競賽將在上海拉開,。
四葉草堂青少年自然體驗服務中心(簡稱“四葉草堂”)是上海一家致力于自然教育與體驗的機構,,該機構目前已在上海建立60多個社區(qū)花園,以此激活空間更新與社會治理,。四葉草堂還擁有一支500多人的志愿者隊伍,,為其提供專業(yè)的志愿服務。
2020年,,該機構將攜手康如植物學基金會共同發(fā)起主題為THE GREAT WALL ON THE BUND(外灘綠色長城)的“植物變革大賽”,,將邀請青年學生和感興趣的成年人參與對上海洋涇地區(qū)公共用地的綠色升級和改造,為城市公共空間添“綠”,。
該大賽由康如植物學基金會發(fā)起,,向全世界征集城市公共空間環(huán)境設計方案,每年舉辦一屆,,根據(jù)優(yōu)勝方案決定下一屆競賽的國家舉辦地,。
據(jù)悉,這是該項目首次來到中國,。
為公共空間添“綠"
“Botany For Change”植物變革大賽,,是康如植物學基金會以“明日城市花園”為主題,激發(fā)和鼓勵人們設計,、想象和創(chuàng)意未來的城市花園設計競賽,。比賽面向全球開放,參賽者包括眾多大學生,康如將為獲勝者提供城市花園改造的場地費用,,讓其能夠真正實現(xiàn)心中的明日花園,。
植物變革大賽每年征集全球各個國家比賽策劃方案,并從中挑選最佳方案從而決出下一年的舉辦國,。2020年,,康如植物變革大賽將在中國上海舉辦,主題是THE GREAT WALL ON THE BUND(外灘綠色長城),,將邀請青年學生和感興趣的成年人參與對上海洋涇地區(qū)公共用地的綠色升級和改造,。
康如植物學基金會負責人斯蒂芬妮·蘭貝(Stephanie Lambey)表示:“基金會與四葉草堂已經(jīng)在浦東區(qū)有所行動,在浦東區(qū)政府的指導下,,基金會將協(xié)助改造浦東洋涇地區(qū)沿河2000平左右的公共空間,,打造面對市民的綠色空間和教育基地。這不僅僅是一個景觀式的植物花園,,而是一個長期,、永久、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城市花園,?!?/p>
在植物花園的設計階段,基金會將面向學生和市民征集方案,;在建造和維護階段,,將邀請志愿者和市民共同參與維護。同時,,將社區(qū)花園與兒童教育緊密結合,,未來將成為康如植物學基金會開展兒童教育的重要基地?;饡€將工作和研究成果在官方APP,、網(wǎng)站和社交平臺上開放,供大家了解植物學相關的內容,。
“這個獎項設立的目的就是為了獎勵關注環(huán)境保護的青年人,。”斯蒂芬妮表示,。
據(jù)悉,,該競賽在巴黎已經(jīng)有過大獎的實踐,將巴黎市政廳前的空地改造成城市花園,。今年,,活動在韓國首爾改造市政府前古跡行人橋,對其進性綠化升級,。
斯蒂芬妮表示:“康如在法國曾經(jīng)開展了三次活動,,具體合作方式是視情況而定,。2019年,首爾項目是其在海外市場的首次嘗試,。城市花園項目并非展示性,、短暫的景觀花園,而希望是可持續(xù)發(fā)展,、永久對公眾開放的場地,。所以,在選址上面臨著一些困難,,我們更多會尋求政府和NGO的幫助,。”
關注兒童植物學教育
2019年,,康如植物學基金會與四葉草堂在兒童植物學教育上發(fā)力,許多針對兒童植物學教育類項目在基金會逐步設立,。
在法國,,基金會為推廣兒童植物學家計劃,對7至10歲兒童準備2600場兒童植物學課程,,教導兒童對植物進行分類,、制作植物標本、種植植物以及保護珍稀植物,。該項目也開始在中國開展,,為0~3歲兒童準備植物學教育套盒,讓孩子從小能夠認識了解植物,,并與植物成為朋友,。
據(jù)悉,兒童植物學教育現(xiàn)階段課程主要在上海開展,,未來也將在北京,、成都、杭州,、廣州等重點城市開展,。
斯蒂芬妮表示:“兒童是地球的未來。兒童植物學教育最好的階段是6~10歲,,每當我們開展兒童植物學教育,,會驚喜地發(fā)現(xiàn)孩子們對此很感興趣,基金會也將一直推廣兒童植物學教育項目,。雙方將設計和開展兒童植物學教育課程,,提供兒童植物學教育的另外一種嘗試?!?/p>
助力可持續(xù)發(fā)展
據(jù)了解,,康如植物學基金會在中國的首個項目是與清華大學共同合作的水薄荷項目,。水薄荷被發(fā)現(xiàn)能有效凈化水中的有害物質和藻類,對水薄荷的共同研究能夠尋找改善水污染,、保護水資源的新方式,。
同時,基金會還開展保護珍稀植物項目,。
比如,,拯救西西里島瀕臨滅絕的珍稀植物——特拉帕尼的金盞花??茖W家在植物標本或化石中尋找活性物質或種子,,通過植物科技將滅絕的植物重新帶回到植物原產(chǎn)地,使滅絕植物再生,??等缰参飳W基金會跟世界各地大學的植物學研究所合作,投入資金和技術幫助其發(fā)現(xiàn)和保護植物,,這也是康如能夠從植物中提煉出有效成分,,打造優(yōu)質產(chǎn)品的原因。
2018年,,基金會還與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相關研究團隊成為合作伙伴,,共同尋找保護珍稀芍藥品種的解決方案,該項目計劃為期三年,。白花芍藥(Paeonia sterniana)分布在西藏西南部的林芝波密縣境內,,該品種僅剩500株。在中國詩歌中,,芍藥是非常重要的元素,,而其藥用價值在中國也得到了廣泛運用。
斯蒂芬妮表示:“盡管部分芍藥品種產(chǎn)量非常豐富,,但保護植物多樣性依舊非常重要,。感謝植物學和生物科學的進步,我們能夠把瀕臨滅絕的野生植物重新帶回原有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保◤埫髅簦?/p>
信息來源:公益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