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天前
這個夏天,,綜藝節(jié)目《樂隊的夏天》橫空出世,,刺激著無數(shù)人的淚腺。
舞臺上,,他們是“小青年躁動憤怒的花火”,。
舞臺下,他們是“手捧保溫杯的養(yǎng)生中年”,。
被生活壓垮的都市人,,在樂隊的哼唱里,尋找著自己最后的倔強,。
從音樂里汲取力量——沒有人比8772樂隊的成員更能體會這句話的意義,。
8772是一支“有病”的樂隊。
隊員8個人,身患6種不同的罕見病,,其中2個更要依仗輪椅出行,。
樂隊的故事還要從5年前的“自立生活訓練營”說起。
我要有自己的生活
7月7日是個周末,。
那天晚上北京截癱者之家創(chuàng)辦人文軍,,在大理考察無障礙路線時,因意外不幸去世,。
潘美好是通過朋友圈看到這條消息的,,隨后,她將消息發(fā)到微博,,引發(fā)熱議。
這像是一個巨大的諷刺:
一個致力于幫助殘障人融入社會的公益人,,卻因無障礙通道被侵占而喪命,。
潘美好今年24歲,生于河南南陽一個小鎮(zhèn),,現(xiàn)在在北京工作,。
1歲時,她生病發(fā)燒,,最終被確診神經母細胞瘤,。
細胞瘤壓迫,最終導致她成為輪椅使用者,。
潘美好上過幾年學,,因為身體并發(fā)癥,最后輟學在家,。
此后12年,,她一直生活中家里的小賣部里。
吃喝拉撒睡,,都需要父母照顧,。
沒有隱私空間、沒有朋友,、沒有興趣愛好,,生活就只是活著。
2016年,,潘美好在網絡上發(fā)現(xiàn)一個叫做“輪椅族北漂攻略”的文章,,了解到一個“自立生活”的項目。
項目主要招募全國的罕見病,、殘障青年,,在6個月的時間里,培養(yǎng)大家的獨立意識。
整個培訓免費,,個人只用承擔生活費用即可,。
“我應該要有自己的生活,我要出逃這個環(huán)境,,這肯定不是我的生活,。”
潘美好報名。
在老家,,潘美好是弱者,,大家都讓著她。“但是在北京那樣一個環(huán)境,,大家都是殘疾人,,不存在誰讓著誰。”
要實現(xiàn)真正的獨立,,必須脫離父母,。
為說服媽媽離開,潘美好用家到地鐵站的2公里,,證明自己可以,。
“只是兩公里而已,我滑了一下午,。”
那一下午的決心,,換來全新的潘美好。
在訓練營(左一崔瑩,,左四潘美好)
在北京獨立生活,,她什么家務都自己做,甚至包括跟滴滴司機斗智斗勇,,出去玩,,去青島、天津,,去跳舞,、攀巖。
“完全是我心目中正常的生活狀態(tài)了,?!?/span>
在訓練營(左一崔瑩,左四潘美好)
在北京獨立生活,,她什么家務都自己做,,甚至包括跟滴滴司機斗智斗勇,出去玩,,去青島,、天津,,去跳舞、攀巖,。
“完全是我心目中正常的生活狀態(tài)了,。”
組個樂隊怎么樣,?
崔瑩是“自立生活”的第一期學員,。
持續(xù)8個月的項目結束時,每個人都要交畢業(yè)作品,。
崔瑩和搭檔寫了首歌,,那時,她萌發(fā)了組建樂隊的想法,。
但想法轉瞬即逝,,因為她沒音樂基礎,也不知道哪里去找隊友,。
半年后,,第二期“自立生活”開課,有個伙伴問,,樂隊籌備得怎么樣了?
“原來,,大家都挺有想法,,不是說說就算了。”
崔瑩隨后就拉了微信群,,商量是不是真的可以組個樂隊,。
來自病痛挑戰(zhàn)基金會的王奕鷗很多年前就有這個想法。
大家一拍即合,,最初的樂隊成形,。
王奕鷗是“自立生活”項目的發(fā)起人之一,樂隊里只有她小時候學過樂器,。
所幸,,天空樂隊的吉他手馬歌愿意無償幫助他們。
從零開始學樂器,,他們約定每周二晚上在基金會的辦公室排練,,開放給所有感興趣的人。
“唯一的要求,,我們都‘有病’,。”崔瑩愛開玩笑。
“這是歧視沒病的??!”周圍人接了茬,,哈哈大笑。
就這樣,,一群罕見病和殘障人士玩起了樂隊,。
樂隊的名字叫8772,是“病痛挑戰(zhàn)”拼音首字母“BTTZ”的變形,。
名字有點拗口,,但作為病友,他們清楚“病痛挑戰(zhàn)”的含義,。
崔瑩患有成骨不全癥,,俗稱瓷娃娃。僅僅是彈吉他按住和弦的動作,,就得使出渾身的勁兒,。
她要把所有力量都運到手指,盡力讓和弦發(fā)出響聲,。
如此練習一晚,,第二天崔瑩的胳膊會疼得厲害,連穿衣服都吃力,。
身體脆弱的一面,,在音樂面前,展露無疑,。
但這些,,相比第一次走出家門,都不算什么,。
此前,,崔瑩把自己關了十年。
十年后第一次出門,,崔瑩覺得,,“好像這個環(huán)境不適合我”。
刺眼,,亮到感覺灼傷,;樓和樹都太高,看天空的時候覺得好眩暈,。
“不舒服,,很壓抑,想快點兒走,。很快就又回來了,。”
現(xiàn)在的崔瑩,早已不是第一次出門時感覺眩暈的她了,。
她是8772樂隊的主唱,。
朋友開玩笑地說,,家里已經關不住她了,有機會就要想著法子出去看看,。
崔瑩的奢望和幻想成了現(xiàn)實:
有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拿著不同的樂器,排練,、唱歌,、一起把一首筆下的音符,打磨成一個精致的作品,。
原來還可以這樣活著
8772樂隊的出現(xiàn),,對崔瑩來說,是夢想照進現(xiàn)實,。
第一次在指導老師馬歌的工作室,,排練自己的原創(chuàng)歌曲《脆弱的力量》時,讓她“砰”的一下發(fā)現(xiàn),,這不就是這些年幻想的場景嗎,?
“那一刻真的感覺人生無憾。”
崔瑩為了音樂,,還斷過左胳膊,。
用她的話形容是,“像雙節(jié)棍一樣晃來晃去”,。
那年快到元旦演出,,她搖輪椅過門檻,不慎從輪椅上摔下來,。
對她來說,如噩夢一般,。
那是出生后最嚴重的一次骨折,,左胳膊里的骨頭完全斷掉。
崔瑩說自己有些大意了,,實在太不關照自己的身體,。
其實她口中的“不關照”,在普通人眼里不過是不值一提的細節(jié):
一道門檻,,抬腳便是了,;幾層臺階,邁上去便是了,。
但像崔瑩這樣的瓷娃娃,,就要小心翼翼地活過一生。
相比熱情開朗的北京姑娘崔瑩,,樂隊的主音吉他手程利婷看起來有些“高冷”,。
利婷也坐輪椅,,她是1歲多的時候得小兒麻痹癥癱瘓的。
在老家農村,,利婷在家中排行老三,,上面有兩個姐姐,下面有一個弟弟,。
到了適齡入學的年紀,,媽媽每天抱著她去村里上學。
村里人不理解,,“是個老三,,還是個病孩子,你讓她讀書有什么用,?好胳膊好腿的孩子還學不出來呢,,你就別整天抱著這個女娃娃瞎費工夫了”。
再后來,,爸媽來北京打工,,她跟著來。
“來北京改變了我的一生,。”
利婷骨子里倔強,、愛冒險敢嘗試,她自學英語,、設計,、開網店。
甚至普通人都不敢做的高空跳傘和潛水,,她也做過,。
“可能我跟別人的區(qū)別只是,我做事情的時候是坐在在輪椅上的,?!?/span>
讓更多人想不到的是,利婷還是一個有9年駕齡的老司機,。
她要怎么開車,?
坐輪椅滑到車旁邊,挪到主駕駛位置上,,旁邊有人,,便叫人幫忙把輪椅拿到后備箱,沒人她就拆掉輪椅,,一個零件一個零件地拿到副駕駛,。
她的車,有個特殊牽引桿,,右手上抬是油門,,下壓是剎車,。
每周,她都會驅車20公里,,去樂隊排練,。
利婷說過一個故事:
8772首演結束后,所有人都離場了,,臺下只剩一個患有腦癱的大學生,。
他怔怔地坐在地上說:在幾十年前,像我們這樣的人,,是不是也活過,?但這個世界卻沒有他們留下的任何痕跡。
點擊“我要捐款”,,讓更多殘障人士有尊嚴地活著
不被看見,,就用力歌唱
王奕鷗是樂隊的隊長,也是將當年火爆全球的“冰桶挑戰(zhàn)”落地中國的負責人,。
“一個受問題影響的人,,同時也是最有力量去解決問題的人。”
王奕鷗想要讓很多和自己一樣的人認識到這一點,。
相比崔瑩和利婷,,王奕鷗算是幸運的,她除了個子小巧,,行動能力與常人無異,。
音樂零基礎的一幫人,變化是慢慢發(fā)生的,。
崔瑩骨折后,,過了5個月,才重新拿起吉他,。
她幾乎又從頭把和弦練了一遍,,花了10個月才重新彈響F和弦。
對利婷而言也是一樣,,打開節(jié)拍器,頻次選擇從90到100,,再到120,。
馬歌老師想讓她先練140,形成肌肉刺激,,再回到120就能很穩(wěn),。
每天回家,利婷都會花一個小時練琴,,那是屬于她的獨處時光,。
“專注到一件事情上,,那個感覺特別好。”
專注感不是做每件事情都會有的,,利婷練琴時這種感覺才會有,。
8772樂隊從來不接商演,起初是在基金會的辦公室排練,,后來被投訴,,只能租場地,每次的費用也都是樂隊成員均攤,。樂隊唱的歌也都是原創(chuàng),,他們要用音樂打破一些固有認知。
“沒有陽光,,就去看星光,;不被看見,就用力地歌唱,。”
很多人聽著聽著歌,,就會哭起來。
有個跳蹦床的國家運動員,,高位截癱,。
看完8772的演出特別激動,后來連著兩次排練,,她都讓媽媽推著去,,崔瑩他們排到幾點,她就幾點走,。
她在樂隊成員身上,,看到了一種有力量感的活法。
現(xiàn)在,,排練時間改到周一,,樂隊成員因為身體狀況、個人原因等離開,,又有新人加入,。
樂隊現(xiàn)有的8個成員,成骨不全癥,、小兒麻痹癥,、馬凡氏綜合征、重癥肌無力……
他們不知道自己能活到什么時候,,身體狀況何時惡化,,意外會不會降臨。
但因為有音樂陪伴,他們覺得“有病”這件事還挺酷的,。
樂隊最近出了一首新歌,,叫《我們都有病》。
“我們都有病,,有藥不能停,;我們都有病,沒有愛不行,?!?br/>
生而為人,誰又是完美的呢,?
他們不知道自己能活到什么時候,,身體狀況何時惡化,意外會不會降臨,。
但因為有音樂陪伴,,他們覺得“有病”這件事還挺酷的。
樂隊最近出了一首新歌,,叫《我們都有病》,。
“我們都有病,有藥不能停,;我們都有病,,沒有愛不行?!?br/>
生而為人,,誰又是完美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