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建設需要社會各界形成合力,,共同推進
今年8月1日是國務院《無障礙環(huán)境建設條例》頒布實施7周年。7年來,,,,以法律法規(guī)為引領,各相關政策與標準體系不斷完善,,城鄉(xiāng)環(huán)境,、信息交流、人文服務等無障礙水平不斷提高,。
不只是“黑”科技,,更是以心換心的付出
在日前舉行的全國首次無障礙環(huán)境建設成果展示應用推廣活動上,一位名叫陳明輝的年輕人正在給展區(qū)的觀眾介紹他所在公司的產品,。陳明輝是視障人士,,他公司的產品是一款手機讀屏軟件。安裝該軟件后,,使用者只需要輕點屏幕,,就會有語音播報目前手機屏幕上的內容。
活動上還有可以實時語音播報路線,、提醒障礙的帽子,,可以隨時“變形”方便肢體障礙殘疾人穿的羽絨服……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越來越多“黑”科技面世,,幫助殘疾人像健全人一樣享受生活,。
更多“溫暖”體現(xiàn)在無障礙設施設計者和建設者設身處地,、以心換心的付出。
北京大興機場在設計時根據(jù)殘障人士行動不便,,視覺,、聽覺障礙等需求特點,創(chuàng)新性地將無障礙設施分為無障礙停車系統(tǒng),、通道系統(tǒng),、公共交通運輸系統(tǒng)、專用檢查通道系統(tǒng),、服務設施系統(tǒng),、登機橋系統(tǒng)、標識信息系統(tǒng),、人工服務系統(tǒng)共8大類,。“我們最開始就是按照相關建筑規(guī)范的要求設計施工的,,但通過與中國殘聯(lián)組織的相關專家溝通,,僅僅是衛(wèi)生間一項我們就梳理了30多個設計要求?!北本┐笈d機場設計總負責人之一劉琮對記者說,。
“其實大量的無障礙設施并沒有多高的技術難度,關鍵就在要真的站在殘疾人角度考慮,?!眲㈢f,“設計圖紙時,,我們常常為了無障礙廁所里扶手的1厘米高度差討論一晚上,。對于身體健全的人來說,1厘米的差別可以忽略不計,,但對殘疾人來說,,1厘米有時會像一座山一樣橫隔在他們面前?!?/p>
不僅在大城市,,也在偏遠鄉(xiāng)鎮(zhèn)
根據(jù)《平等、參與,、共享:新中國殘疾人權益保障70年》白皮書顯示,,截至2018年,全國所有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省會城市都開展了創(chuàng)建全國無障礙建設城市的工作,,開展無障礙建設的市,、縣達到1702個;全國村(社區(qū))綜合服務設施中已有75%的出入口,、40%的服務柜臺、30%的廁所進行了無障礙建設和改造,。政府加快了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進度,,2016年至2018年共有298.6萬戶殘疾人家庭得到無障礙改造。
無障礙環(huán)境建設正在從城市走向鄉(xiāng)鎮(zhèn),。位于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城西南的代村,,全村有近百名殘疾人。為了殘疾人更方便地生活,,代村在便民服務中心,、文化廣場、商店,、銀行等公共服務設施中添加了坡道,、扶手等無障礙設施,設立了無障礙停車位,。
此外,,縣殘聯(lián)牽頭根據(jù)殘疾村民自身需要,對家里設施進行了個性化的無障礙改造,。村民們獲得方便的同時,,一個意料之外的現(xiàn)象不知不覺出現(xiàn)。全國各地的殘障人士和行動不便的老年人來到代村休閑度假,。
同樣的現(xiàn)象發(fā)生在浙江省安吉縣鄣吳鎮(zhèn),。目前,該鎮(zhèn)設計改造場所約30處,、盲道2公里,、坡道約110處、扶手約40處,、無障礙家庭改造樣板戶2戶,。“殘疾人也有休閑度假的權利,?!臂祬擎?zhèn)鎮(zhèn)長朱紅星表示,“鄣吳鎮(zhèn)要成為所有人的小鎮(zhèn),?!?/p>
不單影響殘疾人,更關乎你我他
我國有2.5億60歲以上老年人,,殘疾人8500萬,,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有4000多萬,他們同樣需要無障礙環(huán)境,。特別是隨著社會老齡化加劇,,無障礙環(huán)境建設顯得更為重要,。
“我們要把無障礙建設當成城市的底線,而不是城市的裝點,?!北本?022年冬奧會與冬殘奧會場館設計團隊主持建筑師、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教授張利表示,。
張利認為,,目前一些公共設施的設計者和建設者對“無障礙”一知半解?!暗珶o障礙設施的關鍵在對細節(jié)的把控,。”
劉琮也表達了類似的看法:“在建設機場時,,我們討論好長時間才定下來的圖紙,,建筑人員常不能嚴格遵照。因為一般的工程是允許幾公分誤差的,?!?/p>
清華大學無障礙發(fā)展研究院執(zhí)行院長邵磊認為,要在包括建筑領域的各領域進一步加強無障礙方面人才培養(yǎng),。清華大學2016年4月成立的無障礙發(fā)展研究院橫跨計算機科學,、人體科學、醫(yī)學,、心理學,、教育學、工程學,、社會學等學科,,為無障礙環(huán)境建設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持。
社會大眾樹立正確的無障礙觀念至關重要,。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宋煜表示,,由于長期將“無障礙”和“助殘”等同起來,一些個人和團體往往認為無障礙環(huán)境建設“與己無關”,,參與意識不強,。這會給無障礙設施后期維護“增添障礙”。
近年來,,清華大學,、天津大學設置了無障礙相關通識課程,致力于讓更多不同專業(yè)的學生了解無障礙,?!八麄儠蔀榛鸱N,感染和影響更多人,?!鄙劾谡f,。
(據(jù)新華社)
來源:公益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