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協(xié)作者在“農(nóng)民工抗疫救援行動”中,針對困境農(nóng)民工家庭開展的個案訪談之一,,旨在快速識別疫情中的脆弱人群及其需求,,為疫情防控和救援工作提供參考,我們整理出來與你分享,。
疫情下的深呼吸
——困境農(nóng)民工家庭個案實錄(七)
沒有收入,,下個月就不知道該怎么生活了
口述者:曉琴(化名)
打工所在地:北京
編者注:曉琴,51歲,河北省張家口人,,初中學歷,。在一家奶茶店做服務員,每個月工資2800塊左右,。丈夫身體不好,,不能做重活兒,去年臘月開始就失業(yè)了,,原計劃過完年回北京重新找工作,,但至今無果,。兒子在北京讀初一,是協(xié)作者的助學對象,,也是協(xié)作者社區(qū)自助圖書館的小館長,。
我是2012年來北京打工,當時在老家找不到其他工作,,就想來北京試試,,換過很多工作。去年6月我開始在一個地鐵站的奶茶店工作,,從那邊回租住的村子比較方便,,所以就一直做到現(xiàn)在了。我老公去年在一家電子廠上班,,稍穩(wěn)定點,,給我緩解了困難,一個月有3000塊錢的工資,。但那個電子廠因為污染,,不讓開了,廠子也搬到石家莊,,老公去年12月就沒能再上班了,。我老公歲數(shù)大了,周歲53歲了,,個子矮,,身體不行,找保安人家說身高不夠,,不要,。其他的工作也不好找,只能等病毒過去,,回城里來了再找找,。
孩子跟他爸是1月18號回老家的,當時還沒有傳這個病毒的事情,,等我20幾號回去就已經(jīng)很嚴重了,。他爸就天天不放心,催我 :“哎呀,,那個病毒太嚴重啦,,你快回來吧,路上多戴一層口罩,?!蔽覀兡抢锏嚼霞冶容^快,我們每年都回家。有公交車15塊錢就能到我們老家縣城,,再轉(zhuǎn)個公交車12塊錢,。回老家的路上我看有70-80%的人都戴著口罩,,我為了保險,,戴了兩層,就是這種藍色的口罩,,盒子上寫著“一次性醫(yī)用外科口罩”,。
▲ 曉琴家周圍居住的都是外來人口,從左前方紅門進入,,一層二層都是一間間出租屋,,曉琴一家四口住在一間屋里(拍攝于2018年6月)
合同,一般老板沒讓簽就不簽了
現(xiàn)在家里人除了他爸身體不能做重活兒,,我們都還可以,。主要是文化程度不高,干不了別的什么工作,。在城市里,,生病了一般會去附近的診所,小病沒去過醫(yī)院,。我們是私人老板,,沒有簽合同,也沒有保險,。我們就只有新農(nóng)合的保險,,之前考慮過商業(yè)的保險,一個人一年要5000多,,就沒上,,主要是沒有經(jīng)濟能力。
對于社會保障政策,,我這邊了解的是農(nóng)民工要簽勞動合同,,企業(yè)要給我們上保險。但實際工作中不好實現(xiàn),,換工作勤,,不穩(wěn)定,變數(shù)還是比較大的,,一般老板不讓簽,我們也沒辦法,,就不簽了,。
▲ 協(xié)作者社會工作者去曉琴家了解家里的近況(拍攝于2018年5月)
疫情防護,“照葫蘆畫瓢”唄
家里現(xiàn)在有口罩、消毒液,,每天我第一件事就是刷刷抖音,、微信朋友圈,基本都是通過這些了解最新的病毒信息,,上面能看到視頻,,還有數(shù)字,文字的解釋,,最直接,。然后就是“照葫蘆畫瓢”唄,用消毒液拖一遍地,,然后開窗通風,,也了解一些信息,還是有用的,。
我們外出的話,,就是戴口罩,大人的口罩有,,孩子就不行了,,感覺大人的口罩帶著有點大,我就給他耳朵后面掛繩上挽個疙瘩,,這樣能貼緊一點,,不過還是覺得不安全,也只能這樣了,,小孩兒的我們這沒有賣的,。大人的N95那種太貴了,買不起,。
(這個確診的病例)剛開始的時候就幾例,,后來一下子幾十例、上百的發(fā)展,,太快了,。我們開始覺得太嚇人了?;貜埣铱谥?,農(nóng)村老家里設了路障,不能回,,北京停了車,,也不能回,我們就只能在縣城家里待著了,。老家有個微信群,,每天都能看到村里發(fā)的信息,,感覺還是比較嚴的。我們現(xiàn)在在的這里,,要去超市,,先量體溫,門口拉了橫幅,,大街上也都是橫幅,,都在說為了你的健康,別人的健康,,不要串門,、聚會這些。
▲ 社會工作者量家里的桌子尺寸,,為待建的圖書館預留位置
昨晚跟在北京的朋友視頻,,他們本來老家就沒什么人不想回,后來想回發(fā)現(xiàn)回不去了,,我就勸她在北京待著吧,,哪里都別去,出來了像我一樣,,北京就回不去了,。我們住的地方那里外出打工的人比較多,路口有路障,,有人監(jiān)管,,其他的防護不清楚。
沒有收入,,下個月就不知道該怎么生活了
回來后,,目前生活上沒有太多影響,最著急的是怎么回打工的地方,。我們看到網(wǎng)上說推遲假期了,,我問我們老板,老板說初五再定,,后來再到初八上班,,我想著能掙一個是一個,初七就想辦法回北京了,。因為如果我們開始工作了,,我趕回不來,晚到幾天就得扣幾天的工資,。時間短了行,,要時間長了,連工作都沒了,。他爸也是,,得趕緊找工作,,要不我們都沒有經(jīng)濟來源,每天吃,、喝都得花錢吧。誰知道疫情嚴重,,我回來后,,老板讓等通知,這已經(jīng)推遲了三次了,,最新說是到21號上班,。也說不準,得看這疫情能不能過去吧,,畢竟我們是餐飲行業(yè),,給人服務的,老板也是害怕,。
▲ 曉琴的孩子小峰成為小小管理員后,,幾乎每周到村里的小廣場開展公益閱讀活動(拍攝于2018年6月)
還有就是孩子上學,通知說延期,,不知道延期到什么時候,,那要不通車,我們怎么回去,?;乩霞业臅r候以為沒幾天就回去了,就沒拿作業(yè),,這下可好,,啥時候能回都不知道。孩子每天都念叨作業(yè)完不成,,老師自己出的卷子也不能網(wǎng)上找,。他回來的時候也沒有想會是這么長時間,也就帶了一本小說《駱駝祥子》,,其他的書都沒帶,。
像我們這樣的家庭,肯定是經(jīng)濟上最受損了,。一個月沒有收入,,下個月就不知道該怎么生活了,要實在沒辦法了,,就只能靠娘家來接濟了,。我們就希望能趕快順利回北京,我能順利返回工作崗位,,我老公能找到新工作,,孩子順利上學,。我也擔心自助圖書館的活動年后不好開展了,人多有危險,,家長不知道還愿不愿意看,,到時候書籍我們也得做好消毒措施。
這些天,,我只在到的那天出去買了點白菜,、粉條,兩個茄子,,幾袋榨菜,,家里還有之前買的米、面,。我貧血,,但也不敢買其他菜,菜太貴了,,我就湊合吃點,。
我家這個月的房租、水電費用,,房東已經(jīng)算出來了,,但我們現(xiàn)在沒有工作,沒有收入,,手里的一點錢也不敢交這些,。交了,吃飯就是問題,,孩子一開學學費也不夠了,,就省著這點錢給孩子交學費。
他爸擔心我自己在北京,,也想過來,,但是車還沒有通呢,私家車人家也顧忌,,其實不愿意拉,,我們能理解。再說來了花費大,,在老家能省點,,我也沒讓他和孩子過來。
社會工作者手記
曉琴惦記著自己的工作,,初七就一個人回來等著上班,。2月22日協(xié)作者啟動救援物資發(fā)放時再次聯(lián)系她,她說21日上了一天班,,又通知說不開工了,,現(xiàn)在還在家里等著,。這幾天,老公與孩子也回來了,,正在家里自我隔離,。她擔心日子這樣下去,家里會斷了經(jīng)濟來源,,擔心老公沒有工作可以做,,擔心家里的自助圖書館不能正常開放……像大多數(shù)我們接觸到的困境農(nóng)民工家庭一樣,疫情之下,,這些踏實、勤勞,、本分的人,,生活在巨大的不確定性和焦慮中。
服務建議
當下:
1.及時了解家庭成員隔離與生活情況,,以及下一步的生活規(guī)劃,;
2.普及新型冠狀病毒防疫知識;
3.協(xié)助其了解就業(yè),、開工等情況,,盡可能幫助失業(yè)的爸爸找到相應的工作,增加家庭的經(jīng)濟來源,;
4. 定期跟進孩子學校的開學事宜,,幫助孩子的學習跟上進度。
長遠:
1.結(jié)合在其家中的協(xié)作者困境兒童自助圖書館開展的活動,,提供家庭就業(yè)能力培養(yǎng)服務,,提升家庭就業(yè)水平;
2.鏈接陪伴天使志愿者,,為孩子提供課業(yè)輔導和陪伴支持,,同時支持孩子持續(xù)開展自助圖書館運營服務活動,在管理中提升孩子助人自助的能力,;
3,、繼續(xù)提供助學救助。